生物制药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2-04-12   浏览次数:1091

历史沿革: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溯源于1977年成立的医用生物学教研室、1986年开设的生物学专业。生物制药专业于2015年开始招生,以本校丰富的生物技术及医学生物学资源为基础,立足于高起点,高水平,高定位办学宗旨,强化专业建设。2017年生物制药专业立项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之一,2018年成为我校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的支持专业之一,2020年《细胞生物学》课程获批国家一流线下课程,2021年获批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2年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呈现较强的发展前景。

培养目标:

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系统的生物学、药学和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在生物制药高新技术产业及相关领域、高等医药院校等从事生物药物的研发、成果转化和生产与管理的高级应用型生物制药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抗体工程、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物制剂、生物药物分析与检测、生物制药设备、药事管理学以及相应的能力拓展型实验课程等。

专业优势及特色:

1、本专业实行厚基础、强实践、重交叉“3+1”的人才培养模式。3年的基础学习阶段着重培养生物制药及相关的医药理论知识,综合运用所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1年的专业实习阶段,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本专业培养具有生命科学、生物制药、医学、药学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生物制药领域、医学仪器以及信息产业等领域从事研究与开发等技术人才。改革举措成效显著,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和普遍认可。

2、以高水平师资,施行三全四导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在本科生教育中创新性地推动专业教师的全员参与全程培养全面指导,从生活、学业、科研、就业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专业现有专任教师52人,企业兼职教师5人,教授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5人,占比87%,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名,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3人,澳门学者1人,潍坊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鸢都学者2人,潍坊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

3、注重产教融合,切实提高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积极实施专业创新培养方案,贯彻实施多层次、综合性的实验教学改革,优化建设多层次、多途径的实践培养体系。积极与多所大学合作进行本科学分互认联合培养模式;推动课程国际化合作建设,与国外高校合作共建《肿瘤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国际教程;积极联系海外专家学者来访,广泛的学术联系与研究合作。近三年生物制药专业本科生立项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134在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中获奖144项。

就业发展与前景:

生物制药专业自2015年开办以来,依靠良好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施行三全四导育人模式以来,学生综合素质及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毕业生对当前工作总体满意度和专业对口率都比较高;其中,就业单位以医药产业相关企事业单位为主,服务面向清晰,且在省内的就业率普遍在80%以上,强力支撑省内生物医药产业人才需求,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24年毕业生升学率为60.78%,考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等“985”“211”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整体素质得到普遍好评。

培养层次:

本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

 



版权所有:潍坊医学院教务处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恒优科技